一切为了人类的希望——Everything is made for human’s hope            圆教育志•报国家恩——Fulfill the Aspiration of Education Devote all life to the country            为生而赢•情系教育——Loving Education and Making our lives more colorful        

  您现在的位置: 东方启元顺势教育机构 >> 新闻中心 >> 正文

王卫佳:我就想给民办教育争口气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图丨文   主编  贺春兰    记者  陈亚聪

【主编思考】

    五年前就认识王总,但印象就是一个河南老乡开了幼儿园,规模不大,仅此而已。这几年对启元关注不多,实话说没有进入我的视野,可是这次来震撼很大。最直观的一个感受:王总是一个擅于思考的实践者,也是一个擅于化思考为理论的实践者。


    她带着的启元,很有自己的规划,她不仅在做,还有意识地在建设自己的理论、文化系统。这在民办教育中是为数不多的,其实现在北京知名的公办学校都很重视自己学校系统的文化建设:我的办学理念是什么、儿童观是什么、怎么做、如何评价。在启元,王总有这些实践,且不断反思,然后再去推动实践。我觉得对于一个实践者来说,能够系统地探究、思考,非常难得但也非常重要。她经过实践后,最后能留给学校的就是这一整套的思考,而王总已经把一部分思考植入老师的主动行为中。


 “孩子啊孩子,你是初升的太阳,孩子啊孩子,你是人类的希望。孩子啊孩子,我们祝愿你,祝愿你天天快乐像小鸟一样,祝愿你茁壮成长像小树一样,祝愿你光芒万丈像太阳一样……”轻声低吟的王卫佳声调不高,半眯的眼睛却掩藏不住提到孩子时冒出的光。闭着眼睛听时,很容易让人想到“唱诗班”。


    随着2004年5月郑州启元国际学校这匹黑马跃入大家眼中,作为总部东方启元顺势教育机构创始人的王卫佳带着团队,创办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她说自己喜欢孩子,看到孩子就不由自主地开心,好像所有的烦恼都吹散了。正因为这份喜欢,王卫佳一直希望可以给孩子写首歌,诉说对他们的祝福。“50多岁的人了,咱又不懂音乐,可是请专业的人来创作,总觉得道不出自己心中所想。”几经斟酌,她还是决定强制开发自己的潜能,利用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博的业余时间作词、作曲,创作了这首《孩子,我们祝福你》。回忆起当时的日子,王卫佳还是忍不住叹气,“真难呀,觉得恨不得把头发都愁白了”。

    
    因为不专业,歌词都是王卫佳心底最真实的期盼。她心中孩子理想的状态是像小鸟、小树般自由、快乐,这与自己的童年经历分不开。小时候暑期在农村,她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她将其概括为“野性、张力”。如从喂牲口的槽中抓几颗豆子直接塞嘴里;去地里看到小小的生茄子觉得可爱,摘下就咬等,她觉得这就是孩子认识、探索世界的方式,成人应该尊重、保护,不能把孩子都教成一样的“半大人”。“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什么都得学,就那书包恨不得压得孩子直不起腰来,这样怎么飞,怎么茁壮成长?”谈到自己作的曲子,王卫佳笑了,她说真得完全凭感觉,就是自己唱,不断用手机录,听着不好的,删掉重来。终于,一曲完整唱完,给专业的人帮忙谱出曲子,然后又是一遍遍听,一遍遍修改。就这样,整整两年,这首歌终于面世。

 


    第一次见到王卫佳时,一条蓝裙子的她并没有企业女强人的凌厉,笑起来嘴角微微上翘,大眼睛越发闪亮。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原人,她继承了当地的坚毅,这不仅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更融于应对诱惑时的坚守,就像她所说,不能给资本打工,不能为赢利办教育。11年了,“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理念,让王卫佳和启元收获了很多荣誉,家长的、政府的、顾明远等专家的。如今的教育市场,大家急于跑马圈地,可她依旧坚持缓慢地只做直营,且不管物价怎么飞涨,学校曾长达五、六年没有涨过学费。每次大家劝她再开一所学校或幼儿园,她总说“再等等”。等什么?等她反思之前的不当,等大家再继续把课程磨得更完美、更科学。

 


    “我不缺钱,说句可能大家不信的话,我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使命,我想给民办教育争口气。就算这是一片结了冰的土地,我也要把它抱在怀里暖热,让大家看看,我们不是为了钱,而是愿意砸钱把教育做好。”为实现这个,王卫佳费尽心思,以自己孩子为试验品,寻找课程、办学中的不足,“我办幼儿园时,她3岁,我办小学时,她到了入学的年纪,如今她要上初中了,我也准备开设中学课程”。除了在课程中不断尝试、反思,追求完美,王卫佳在校园环境布置时,也将自己的细致、“苛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建一些像荷兰风车等小屋子放水管、消防栓等器材;在学校里种各种水果、蔬菜、鲜花,养鸽子、山鸡、孔雀等;甚至还因为学生养蚕找不到桑叶,直接买了桑树来种。“这既让孩子在真实环境中学习,也培养他们爱护环境、追求美的好品质。”


    就像主编贺春兰所说,很多教育实践者,务虚的能力偏差,只做不说、不总结,这使得他们的行动缺乏方向,实践内部常常是打架的,如评价与内容不符等。而王卫佳是个例外,与她聊天,可以清晰地知道启元的核心理念、教育目标、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课程、与内容相符合的评价体系(包括对老师、学生)等。如在“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核心理念下,王卫佳提出“10+3+1”素质培养目标及评价体系。“10”是指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八大智能和启元教育所赋予的创新、抗挫两大智能;“3”是指三好标准:好身心、好习惯、好性格;“1”是指培养孩子具备高尚品质。而且,王卫佳还指出课程中所指出的美好品质与核心理念的逻辑关系,让老师清楚、明白,并在实践中化为自觉行为。除了将实践中摸索的课程、理念展示给大家,王卫佳还不断和团队一起成系统地思考、建设集团的文化,如设计校训、园训,校歌、园歌,logo、吉祥物等,让社会、家长对启元一目了然。


 

    做教育,王卫佳从不敢让自己停止学习,爱看书的她,对一些名著的句子常常是信手拈来。如今50多岁的她,因为学校课程的需要,时常需要去美国考察、学习,为此,她考了驾照,下步准备把英语学好。充满激情的王卫佳好像从来不觉得累,助理朱华说她时常累到在车上睡着,可10分钟后,又开始精神抖擞地跟大家讨论课程、管理等问题。

 
    “年轻不是年龄而是状态,我的孩子们这么好,他们给我无限动力。”王卫佳记得,2008年一天,在社区广场,一个叫卢晨阳的即将小学毕业的小男生叫住她,认真地问道:“王校长,我想跟你说个事。我长大了,想来启元当老师,你要我吗?”当得到肯定答案时,孩子脸上天真、幸福的笑容王卫佳至今难忘,而这也是她面对困难时最大的动力。

【印象:一位不断思考的实践家】

    8月9日,受东方启元顺势教育机构创办人王卫佳的邀请,与中国教育民办协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杨志彬一行到郑州进行了为期大半天的走访,很是钦佩。校园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诉说着王总对教育执着的爱、系统的思考和实践。十多年前创业之初,她便在学校门前种下桃李各一棵,如今桃李满芳菲。她的校园俨然一个生态园,里面各种植物丰富。她兴奋、痴迷、投入地讲述她对学校的系统思考,从实践提炼理念再指导实践,她孜孜以求、兴趣昂然。期间,多次唱到她自己谱曲、作词的致孩子们的歌。幸福地辛苦着,乐得其所。


    优秀创业者的目光都是闪亮的,是能够点燃身边人的,他们的人生智慧也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富滋养的。创业者也是心态开放随时学习、随时自我调整的。


    教育人是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并赋予意义的,教育实践者还有一个特质是爱孩子。这些天然的特质汇聚在王卫佳身上,所以,应该说,她选择教育是幸福的。五年前,她来京访问,今天,她已经开始走向国际。为这样一个不断创新、创造的生命点赞!

启元博客

启元英文站
启元艺术团

关于启元

联系我们
启元大事记

美景集团

美城物业

参观启元旗下学校

启元小学招生报名
启元幼儿园招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