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类的希望——Everything is made for human’s hope            圆教育志•报国家恩——Fulfill the Aspiration of Education Devote all life to the country            为生而赢•情系教育——Loving Education and Making our lives more colorful        

  您现在的位置: 东方启元顺势教育机构 >> 新闻中心 >> 正文

王卫佳总校长与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做客央视网“第一访谈”畅谈教育
 2011年5月26日,王卫佳总校长应邀走进央视网“第一访谈”演播厅与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共话教育。访谈中,王卫佳总校长提出的教育新思想、新观点受到顾明远教授的高度认同。访谈后,顾教授由衷地表示,启元提出的“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前瞻教育理念很好,与王卫佳总校长一起畅谈教育很高兴。访谈结束时,顾教授挥毫题写启元教育理念,祝愿启元教育越办越好!

王卫佳总校长教育新思想、新观点,附后文章——

 

 

 

 

 

 

 

 王巍珈总校长教育新思想、新观点

      2011年5月26日,王巍珈总校长走进央视网“第一访谈”演播厅,与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一起交流关于教育的话题。于此节选王总在访谈中关于教育工作的新思考,与全体启元同仁分享。  
                                                             
主持人:王校长您好! 在我们采访过程中听到有人称您是“最关注孩童内心诉求、为孩童说话”的第一校长,您在从事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之后,您对教育有什么新看法?

王巍珈总校长: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方面,教育是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幸福、进步与发展。教育使我们摆脱了愚昧、摆脱了平庸,拥有了智慧,我们就要用智慧来做教育。我认为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拥有真、善、美、乐、能、智的过程。教育的基本属性应该是从快乐出发,通过快乐找到快乐,即是人们以寻求快乐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愉悦的学习体验过程,最终实现有意义的、有价值、快乐的人生。失去了快乐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完全失败的、无任何客观理由可言的教育。
第二个方面,我想强烈呼吁我国新人文教育时期的尽快到来。人文教育和以人为本提起来并不新鲜,但我们看到的是当下仍然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孩童不喜欢学校、对学习不感兴趣、从相关资料可以看到有近38%的孩童身心不和谐,不少学生只开花不结果,考上大学后学习激情锐减,毕业后不能胜任专业发展等等,可见我国的人文教育思想和严格按教育规律施教在我国教育层面还没有全面落实。我们有责任尊重和反映广大孩童的内心诉求,聚焦尊重孩童的主体和其对快乐教育的渴望,严格按照孩童心智发展的规律施教,这是我们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我们做好民族优质创新教育的希望所在。
第三个方面,若把教育的目的比喻为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之花”盛放的话,它包含了三层涵义——1、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发展;2、每个人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实现了自身社会价值,都属于成功者;3、每个人的发展和成功具有差异性。

主持人: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化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转型期,人们的文化教育需求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国际化与高品质,两位老师对未来的教育发展怎么看?

王巍珈总校长:
谈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应当强调切合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新纲要》的核心要求及未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我认为:未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培养国际化、多元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从而可以看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集中体现在国际化、创新型、多元化、生态化四个方面。
1、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全球教育文化一体化也就要来到,中西合璧的国际文化教育将是当下教育的立足点。
2、创新型。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型学校的培养与建设,是目前及未来世界各个国家体现在教育上的重中之重。学习型社会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学校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3、多元化。依据各行业各领域对教育的需求及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的提示,多元人才的产生都将注定尊重和开发孩童的个性潜能和智能,培养多元化人才,满足市场与社会的多元需求是未来人才教育培养的主要格局。
4、生态化。要求教育要坚持人文的教育思想,尊重孩童的诉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施教;要尊重宇宙、大自然的秩序施教,做到天人合一。

主持人:人们对教育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表现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等一些问题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主张。王校长您在教育理念及孩童成才观方面的主张是什么?

王巍珈总校长:好。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启元教育理念。一个好的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理念。04年,启元教育成立初期,我们广泛调研我国教育现状,潜心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哲学思想及理论,整合了两三代人受教育的反思,在教育界率先提出了“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这个汲取中外教育精髓与世界同步的启元教育理念。
“聆听其心声”是我们吸纳了西方人文教育思想。提出教师要尊重孩童的主体人格,要研究与发现孩童,掌握孩童的天性和文化,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学习力、洞悉力和较高的专业素养。“顺势而教育”是我们继承了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大教育家孔子的科学思想及教育理念。提出教育要遵循“因材施教”及按孩童的心智发展规律施教;尊重孩童的个性与潜能发展;在实施教育过程和环境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实施因势利导的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施教;要顺应宇宙与大自然的秩序施教。 通过遵循“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的教育理念,探究出孩童喜欢的教育教学模式,确保孩童个性与全面和谐发展。
在上面我们谈过教育是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之花”盛放的三层涵义。那么我们接着说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无论是处于行业中的哪一个位置,无论他的收入有多少,只要他能够身心和谐、快乐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潜能、专业技能和智慧,服务于他人、社会和大自然的人生都是成才的教育和成功的人生。我们和社会都要为他的成功喝彩。这是我们启元教育的孩童成才和人生成功的主张和价值观。我们呼吁当下摒弃一味地追求“上名校”、“官本位”、“挣大钱”浮躁的非科学成才与成功价值观,树立科学正确的孩童成才与人生成功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人文教育思想,按教育规律施教、发展孩童的多元智能和个性,实施快乐素质教育,在实现教育的对人的发展即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之花”的盛放。

主持人:最初王校长从事着一份待遇很不错的工作,是什么原因让你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薪工作,转而从事教育行业了呢?

王巍珈总校长:是的。我原来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股东和高管层领导,转向从事教育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我们河南美景置业的房地产项目上配套有我们的小学、幼儿园,客观上有这个机遇和条件。再一个受父母及家庭的影响所致。父亲建国前是家乡学校的校长,1956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母亲的父亲及上几辈都是世代私塾。父母对我们教育比较科学,家庭教育氛围比较浓。使我对教育有了深刻地认知、向往和情怀。还有就对自己子女及更多孩童受教育的反思和观察思考,看到当下我国教育尚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有一个想做一个尊重孩童、快乐教育的愿望。更看到了复兴中华,确保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必定先从教育抓起的重要性。
主持人:王校长也开展了很多项这方面的培养计划,您结合现在的发展谈谈您对个性化教育的见解。

王巍珈总校长:我认为,落实个性化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传承了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借鉴了美国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认识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人与人的智能又是有差异的。个性化教育能够促进孩童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化的成功。如果顺应了一个人的优势智能和个性发展,这个人在智能发展上就能体现出相应的优势,兴趣和信心大大增强,也容易出色和成才。从各领域各行业拔尖人才的身上,可以佐证这一点。而重要的是充分重视个性化教育,在当下的我国体现的是对孩童主体的尊重,是落实人文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主持人:王校长,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在启元教育中提出主张焕发孩童的野性和张力,这两个词代表那些方面?

王巍珈总校长:好。我认为,野性是孩童天性表现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无拘束的,来自于孩童自身内心、思想、性格、行为上的自然释放。张力是孩童保持野性状态下的能力体现,是由内向外的,与生具有的,并可发展与培养的自然能力。表现在对自身、他人、外界等方面存在的认知与思考力、表达与交往力、动手与行为力、自省与抗挫力、探究与创新力等能力。
野性强的孩童,相对张力比较大。可以看出,合理地焕发、培育、利用孩童的野性和张力,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关键是“焕发”二字。当下,孩童的野性和张力已淡出人的关注,甚至受到排斥和压抑。孩童在时段上、方位上、思想上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少,使孩童的野性和张力渐渐弱化。焕发孩童的野性和张力,我们要做到鼓励孩童思想自由、大胆的说和做及尝试,带孩童到大自然中去,赞许他的积极表现,尊重他的交友和玩耍权利,并且允许他犯错误及和成人说“不”。有道是,“握在手里的鸟不欢,插在瓶里的花不鲜”。据调研,不少成功杰出的人士在童年时期都拥有比较宽松的环境和空间,有更多亲近大自然与社会的机会,自身的张力和野性仍保留其身。可以得出,焕发与保护孩童的野性和张力,使孩童充满生机和灵动,是确保孩童身心和谐、快乐人生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主持人:这样会不会被认为是对孩童的放纵呢?怎样去管理?

王巍珈总校长:我认为,对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处理都要讲究一个“科学的判定”和“ 度”的把握,焕发、培养、利用孩童的野性和张力也要尊重这个原则。科学的利用和引导就不会造成对孩童的放纵。如,最大限度地鼓励孩童思想自由,鼓励孩童幻想、逆向思考、发散与联想等,在没有不当行为和错误的思想前提下,就要积极鼓励其充分发展思想的野性和张力。而体现在孩童行为的野性和张力上,要考究其释放的安全性、正确性和适当性。若不存在以上“三性”的不当,仍应积极鼓励、焕发、保护与培育其行为上的野性和张力。

启元博客

启元英文站
启元艺术团

关于启元

联系我们
启元大事记

美景集团

美城物业

参观启元旗下学校

启元小学招生报名
启元幼儿园招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