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智发育不够健全、智商不如同龄正常学生的孩子,老师必须增加对其关注度,投入更大精力帮助其实现启元“定单教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启元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管理办法》 在启元美丽而和谐的校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牵动着班级老师和学生的心。他由于儿时疾病,造成脑萎缩、肌无力,但家长对其教育并未放弃,而是把他送进了启元这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好学校。他就是启元国际小学一(1)班刘潇涵同学。 刘潇涵同学只有9岁,他这个年龄应该是同其他孩子一样在校园里欢笑、奔跑、追逐和嬉闹。可是他每次却只能远远的、静静的躲在墙边,脸上那份无助和渴望让人看了不禁黯然心酸。当得知他的生命只能再维持五、六年时,他的班主任杨静老师被深深的震撼了。从那一天起,杨老师暗下决心,只要她在决不让孩子再摔倒在地,要让孩子有限的生命洒满阳光、充满欢乐,要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如枝头怒放的花朵,绽放在启元的校园里。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校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身影,每天杨老师用她并不宽厚的背,背起孩子。想办法让他按时走进教室,吸取知识的养分,培养他的多元智能;让他准时赶到操场,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和活动中感受开心与快乐;让他准时来到餐厅,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她在为孩子加油,也在为自己加油。启元教育“一个不掉队”管理办法时刻激励和提醒着她,完成自身作为一名园丁所担负的神圣使命,作为一位教师所履行的崇高责任。 刘潇涵同学走进一(1)班的半年来,她始终如一日的默默的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老师的行动感染了班内的每一位学生,孩子们自发的成立了“爱心互助小组”。你看,孩子们主动为刘潇涵同学拿书包、拉凳子、为他接水,牵着他的手小心的走路、上厕所,形成了启元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无形中,孩子们养成了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好品质。杨老师和一(1)班孩子的行动感染了每一位老师,于是老师们自发的接过这爱的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为刘潇涵同学送去亲切的关怀和叮咛,一次次弯下要把他送达目的地,为他每一天的安全护好航,这些爱照亮了刘潇涵同学整片心灵的天空。看!这位曾经只能远远躲在墙边,处处呈现无助的孩子,现在时时露出灿烂可爱的笑脸,每一天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有趣课堂中;每一次都自信而坚强的去尝试每一项活动…… 在启元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里,因为有了“一个不掉队管理规定”,所以每一粒种子都能够享受到阳光;因为有了“10+3+1”核心培养目标,所以每一棵幼苗都在健康快乐的成长;因为有了“聆听其心声、顺势而教育”,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片适合自己发展的天空。相信有了启元的春风化雨,这里的每一位孩童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